2025年北京小升初入学海淀、东城等区政策

网络整理一帆

摘要

2025年北京小升初入学政策为家长提供了多种选择,各区入学途径包括公办初中登记入学、对口直升、公办寄宿学校、民办学校招生、小区配套中学、教职工子女入学以及电脑随机派位等。海淀区、朝阳区、西城区和东城区各有特色,家长需根据孩子实际情况和所在区政策合理选择入学途径,并提前了解各学校招生信息,为孩子选择最合适的升学路径。

2025年北京小升初入学海淀、东城等区政策

海淀区

1. 公办初中登记入学:家长需按时填报志愿,通过电脑随机派位录取。

2. 按比例对口直升:部分小学与初中有对口直升关系,学生可按比例直接升入。

3. 公办寄宿学校(班):为需要住宿的学生提供选择。

4. 民办学校:多所民办学校参与招生,家长可根据兴趣选择。

5. 小区配套中学:部分小区配套中学对业主子女开放。

6. 教职工子女:如清华附中教职工子女可入读清华附中。

7. 派位入学:未满足其他途径的学生,通过电脑派位确定学校。

朝阳区

1. 公办初中登记入学:家长需在规定时间填报志愿,电脑随机派位录取。

2. 公办寄宿:家长和学生可自愿选择是否申请寄宿。

3. 民办学校:多所民办初中面向朝阳区或全市招生。

4. 单校划片与多校划片:家长需了解划片初中情况。

西城区

1. 九年一贯制直升入学:部分学校实行九年一贯制,小学毕业生可直接升入初中部。

2. 全区派位:家长和学生可自愿选择参加。

3. 民办校、特色校、寄宿入学:多所学校提供选择。

4. 对口直升派位:部分小学与初中有对口直升关系。

5. 学区登记入学与学区派位入学:按学区划分,参与入学或派位。

东城区

1. 特色校入学:如工美附中,家长和学生需关注招生信息。

2. 第一批次派位入学:针对优先发展的初中招生。

3. 第二批次派位入学:全区初中校的派位入学。

4. 第三批次派位:包括定向名额派位、对口派位和学区服务片派位。

2025年北京小升初的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和所在区的政策要求,合理选择入学途径。同时,提前了解各学校的招生信息和要求,做好充分准备,为孩子找到最合适的升学路径,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相关资讯

2021年黄埔区初中学校招生咨询电话

2021年黄埔区初中学校招生咨询电话

广州科学城中学 (初中部) 公办初中 萝岗街道萝平路79号 32204202、32206569 2 北师大广州实验学校(初中部) 公办初中 长岭居北师大二纵路1号 62876993 ...

广州小升初学习方法经验指导

广州小升初学习方法经验指导

预习能够让孩子联系以前的知识,并把新问题带到课堂上,通过这种方式更好地听老师讲解。既培养了孩子的自学能力,又能提高孩子听讲的兴趣和效果。

名校老师:小升初语文10大记忆方法

名校老师:小升初语文10大记忆方法

根据课文结构和内容特点将课文编成段落层次提纲,再按提纲进行背诵,如朱自清的《春》可编排结构提纲盼春,绘春,赞春再进一步细画如将绘春细画为,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和迎春图,会更好背诵。

小升初特长生备考建议

小升初特长生备考建议

特长生是小升初家长重点关注的升学录取方式之一,特长生的培养更是一个艰辛的过程,如何让小升初特长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进入理想的中学?以下内容是给小升初特长生备考的建议,希望给家长们一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

小升初学生怎么更好的迎接初中?

小升初学生怎么更好的迎接初中?

家长可提前和孩子打好预防针,实事求是告诉孩子初中学习压力比小学更大的事实,让孩子事先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上学前,还可以先熟悉一下新学校(初中),了解一些新学校的概况,对中学生活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广州小升初过来人的经验总结

广州小升初过来人的经验总结

校内学习基础稳定,保持成绩列前茅,就有被公立名校点招的机会。由于政策多变,信息也不断在变化,家长注意收集信息,让孩子多练笔,免费或只收试卷工本费的考试、选拔可以参加作为锻炼。密切留意心仪学校的Q群和官...

广州小升初如何准备

广州小升初如何准备

定目标,越早越好。考虑到不同中学选拔考试风格不同,所以越早确定自己的目标,就可以根据大致的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准备。尤其是对那些现在水平并不高的学生,时间非常宝贵,有目标,有针对性更是非常重要。

广州小升初七大常见问题

广州小升初七大常见问题

以往很多家长择校,住宿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如果孩子能上好学校,家长甚至愿意搬到学校附近陪读。但新政民校100%摇号,走读民校不得跨区招生。这无疑把一些心仪这些民校的家长,直接拒之门外。有意向择校的家长,...

怎么高效提高小升初语文成绩?

怎么高效提高小升初语文成绩?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环境描写、人物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评议描写、心理描写)对比反衬、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借物喻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关联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