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中职部)
公办普通学校普通中专
联系电话:(0859)3197266
学校官网:https://www.qxnvc.edu.cn/
学校地址:贵州省兴义市丰都街道办民航大道66号
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中职部)简介
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于2004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由黔西南州原农业学校、水电学校、农机化学校、财贸学校、卫生学校、民族行政管理学校六所中专学校合并组建。近年来,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州重大决策部署,坚持扎根民族地区,服务产业发展,紧扣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以“美的教育”培养“技术为本、能力为重、匠心卓著”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助力乡村振兴、服务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贡献。多年来累计为地方培养优秀人才5万余名。
办学基础
学院占地面积644.5亩,校舍建筑面积近15.5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11000余人。现有教职工563人,其中,教授14人(二级教授1人)、副教授106人、硕士及博士(含在读)169人、省级职教名师3人、省“千”层次创新型人才4人,“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2人、“西部之光”访问学者2人、“甲秀之光”访问学者4人,州管专家3人,州科技人才5人、州级农业专家11人,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占比75.97%。
专业建设
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和“康养胜地 人文兴义”城市定位,落实“三州战略”,以兴义市成为世界地质公园、国际山地旅游目的地为契机,结合“双高”建设重点打造药学、旅游管理两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同步推进畜牧兽医、建筑工程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旅游管理、康复治疗技术、护理6个特色(重点)专业建设。目前开设有高职专业25个、中职专业4个,其中省级骨干专业2个、省级特色骨干专业1个,省级重点专业群1个、省级特色骨干专业群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省级精品课程4门,院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0门、课程思政项目15项,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实践课程15门以上。
教学实训
建有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基地、全国卫生系列资格考试基地、省级护理开放实训基地、省级特色中草药种植与检测产教融合实训平台,省级中医药康养产业服务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省级动物疾病诊疗咨询实训中心、酒店综合实训中心、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实训室、汽车综合实训室等114个校内实训实验室(基地),工位7000余个。与多家知名企业合作,建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21个。2021年以来,师生在各类竞赛中获国赛奖33项(特等奖1项、卓越奖1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6项、优胜奖2项),省赛奖二等奖以上101项(其中一等奖14项、二等奖87项)。
人才培养
秉承“崇德、敬学、强技、创新”的校训,坚持内涵发展与特色发展新思路,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需要,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优化学院专业布局,着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近年来,依托学院继续教育与培训部、黔西南农村产业能人培训学院等机构,扎实开展就业培训,为地方培训人才6万余人次。毕业生“双证率”达到90%;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毕业生对母校满意度、用人单位对学院的办学质量满意度均达到90%以上。深化国际交流合作,与国外院校建立紧密合作关系,积极参与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等活动,搭建交流平台、拓宽师生视野,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提高国际化水平。
办学特色
一是树职教思政品牌。通过“五同五力”,形成多元融合、共建共享思政育人品牌,构建大中小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思政链。二是立产教融合标杆。深入推进校政、校企、校校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订单班、现场工程师等,打造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黔西南新样板”。三是创文化育人典范。弘扬“守正笃行、久久为功”为特质的“加油”文化精神,编写出版《思政融合下科技劳动教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等融入教育教学,强化文化育人。四是建科教融汇高地。近年来,我校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省级科研项目50余项,培育农作物新品种2个,获批专利40余项,开发新产品10余种。教职工发表学术论文1179篇,其中核心期刊87篇。23个项目获省质量提升工程、兴黔富民行动计划与“技能贵州”行动计划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