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六中

公办省一级
联系电话:0592-5611580 0592-2022678 0592-7123560
学校官网:https://xmlz.xmedu.cn/
学校地址:东渡校区 厦门市和宁路50号 厦禾校区 厦门市厦禾路344号 同安校区 厦门市汇集路601
厦门六中简介
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学校创办于1953年,前身为厦门市私立中级文化学校,1954年先后迁址江夏堂和厦禾路344号(初中部现址)。1955年更名为厦门市私立思明中学。1956年更名为厦门第六中学,成为公办学校。1971年秋开始创办高中,成为完全中学。上世纪90年代,学校坚持素质教育,从名不见经传的“草根学校”发展成名校强校,1998年被认定为“福建省一级达标学校”。迈入新世纪,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2003年与原东渡中学合并,成为厦门市首个高初中分设的学校,厦禾校区为初中部,东渡校区为高中部。随着厦门市实施名校跨岛办学战略,2023年同安校区正式投入使用,学校开启一校三区新模式,总规模为168个教学班,总占地面积259亩。
七十年弦歌不辍,薪火相传,绘就了厦门六中独特的精神文化——精诚团结、平实苦干;不讲条件,顽强拼搏;勇立潮头,敢为人先;教育改革,永不满足;兼容并蓄,海纳百川;开放办学、合作交流;艺术科创,特色鲜明;尊重个性,全面发展;民主治校、以人为本。学校秉持“人人有潜力,人人能发展,人人能成功”的办学理念,培育和弘扬“精诚团结、顽强拼搏、敢为人先、永不满足”的六中精神,谨记“博学明理求实致远”八字校训,创造并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取得了骄人的办学业绩,成为福建教育的优质资源。荣获全国中小学德育先进集体、全国中小学创造教育先进集体、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全国劳动技术教育先进学校、福建省文明校园、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状、福建省三八红旗集体、福建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福建省教育系统先进单位、福建省平安校园、福建省中小学素质教育先进学校、福建省家庭教育特色学校等多项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
近年来,学校努力发展有六中特色的优质教育,走出一条以创造教育和艺术教育为鲜明特色的,五育融合培养“学博气雅”新时代人才的特色办学之路,形成高水平的“博雅”型人才培养体系,实现“德育特色与教学质量”双翼齐飞。2022年获评“福建省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2023年获评“福建省首批义务教育教改基地校”,整体办学实力实现质的飞跃。
学校办学特色鲜明,在传承创造教育和艺术教育两大传统办学特色的基础上,不断拓新特色发展路径。构建普惠式美育体系,艺术教育硕果累累,百花齐放,合唱团代表福建省首次摘得全国群众文化艺术政府最高奖“群星奖”,阿卡贝拉合唱团38次登上央视荧屏,以“青春正能量”的形象享誉全国,连续3届代表福建省参加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并获多个一等奖,在福建省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节上获得“大满贯”,夺得7个一等奖。创造教育屡摘国际大奖,在国际数学建模挑战赛中斩获特等奖,连续三届举办厦门地区数学建模联合研习活动。学校教师受邀在IMMC中华峰会上做专题报告,被授予“IMMC教学促进奖”,成为厦门乃至福建省数学建模教育的引领者,以及全国数学建模教育推广的重要力量。学校特色办学经验在全国产生较大的影响力,获评“厦门市首批普通高中特色发展建设校”。
学校现有特级教师2人,省级名师1人、正高级职称5人,省级学科带头人9人,市拔尖人才1人,市级专家型教师15人,市学科带头人42人,省市级骨干教师109人。打造“双青工程”、教研组品牌建设等校本研训品牌,赋能教师专业成长。业务比赛屡获佳绩,教科研成果丰硕,三项教学成果同时被福建省推荐参评2022年全国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学校被评为“厦门市首批中小学教师发展示范学校”。
学校以开垦发展学生自主精神、合作意识、人文情怀、创新特质和科技素养的教育“土壤”,培养学博德厚、气雅身强的“博雅”型新时代全面发展人才为育人目标。创新“体悟型”德育模式,创立福建省首个学生思政宣讲团,构建五育融合的“博雅”课程体系,中高考成绩优异,本一上线率超过80%,培养出了一大批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创新英才,迈入哈佛、剑桥、北大、清华等顶尖名校深造,如福建省录取哈佛本科第一人胡文芯、剑桥女孩许安萍、新晋“谋女郎”林博洋、北京冬奥会播报员许晓梦、“校园女足”国家队成员梅玉等等,他们品学兼优、能学会玩、富有时代精神,是六中办学成果的一个个缩影。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厦门六中将“致广大而尽精微”,继续保持“进”的姿态,“上”的趋势,形成学校、教师、学生高质量协同发展的良性教育生态,把六中建成高质量、多样化、有特色发展的省内示范、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化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