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市实验小学

景德镇市实验小学

公办

学校地址:江西省景德镇市

景德镇市实验小学简介

景德镇市实验小学,是市教育局直属的一所全日制完全小学,学校现有2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660人,教职工81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37人,省级学科带头人2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人,市级骨干教师4人,拥有图书室、阅览室、多媒体教室、电脑室、语音室、教师电子备课室等教育设施,装备了电子备课系统及电子监控系统,建成了校园网。学校先后被授予“江西省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课程改革试教先进单位”、“江西省第六批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江西省首批建设中的义务教育示范学校”、“江西省语言文字示范学校”、“江西省红十字会先进集体”、全市文明卫生庭院、全市德育示范学校,学校少先队曾被团中央和全国少工委授予“全国红旗大队”荣誉称号,被省、市两级团委先后授予“红领巾示范学校”,市“少先队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我校在市教育局、市关工委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积极发挥校关工委作用,形成了一股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的合力,积极有效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三结合教育工作呈现出朝气蓬勃的局面。现将我校三结合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为开展三结合教育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不同程度的作用,它们的作用不是单向的,而是相互影响的,即可相互促进也可以相互制约抵消。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程度如何,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学校只有加强同家庭、社会的联系,加深对学生校外生活和社会情况的了解,依靠各方面的力量,才能对学生共同施加良好的影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校高度重视三结合教育工作,建立了由校领导总负责,层层具体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成立了校关工委,下设家长委员会办公室,由分管政教的副校长担任办公室主任,并聘请校外辅导员王忠起老同志担任秘书长,形成了校长——分管副校长——(社区、校关工委、家长学校)——班主任的工作网络,制定了家长委员会章程和管理制度。常设的组织机构,必要的制度保证,为三结合教育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积极开展特色鲜明的活动。

1、坚持不懈,狠抓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不放松。

大队部坚持每周一的“国旗下讲话”制度不动摇。在校关工委的大力配合下,安排学校领导、教师、优秀学生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形势的需要对学生及时进行宣传教育,全体师生肃立在庄严的五星红旗下,聆听着国旗下讲话,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抓好班队会建设,每学期初,大队部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出每月活动的主题,各中队相应拟出每周活动计划,写好教案,在学期结束时逐一检查落实,并列入班主任业务考核数据档案,确保了班队活动的质量。此外,经常召开各种类型的报告会,邀请市关工委领导、校外辅导员和老红军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使学生们不忘历史,牢记肩负的重担,努力掌握好过硬本领,长大做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学生们在一次次主题鲜明的活动中受到思想道德教育,不断涌现出了占岑子、陈鑫如亿、金青青、罗翌新、万偲等一批批全市十佳少年、百名好少年,为全体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2、搭建平台,充分利用“红领巾”广播站为学生展示自我创造条件。

学校的“红领巾”广播站由学生具体负责,课间播放。有习作园地、英语天地、故事乐园、音乐世界等专题栏目,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在众多小广播员中,罗翌新、江靖雯、陈鑫如亿、曾好、金青青、郑慧东六名学生脱颖而出。其中罗翌新同学在省普通话比赛中一举夺魁,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绩;陈鑫如亿、江靖雯在市小主持人比赛中分获一、二等奖;曾好、金青青、郑慧东在市教育局举办的“知荣辱 树新风”演讲及讲故事比赛中也分别取得了一、二、三名的佳绩。

3、争先创优,通过各项创建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大队部巧妙地将“五评十比”活动与“雏鹰争章”活动结合在一起,制定出“五评十比评估细则”,从文明礼仪、纪律、两操、卫生、清场放学五方面对各中队进行评分。每月进行一次全校性的总结评比,给优秀、达标中队颁发流动红旗。在“雏鹰争章”活动中,坚持运用“争章足迹表”和“争章评价表”进行评价的基础上,还推出了“星级学生”和“星级班级”评价新体系。对在“五评十比”和“雏鹰争章”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优先评为“星级学生”,并颁发星级奖章(分一——五星级),再从五星级学生中择优评出“校园之星”,张贴照片和个人简历于宣传栏中。他们为学生们树立了榜样,为整个校园营造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活动得到了教育行家的充分肯定。

4、真抓实干,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为素质教育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学校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等课外活动,为学校鼓号队、电脑、足球、围棋、航模、拉丁舞等兴趣小组输送了一批又一批好苗子。我校鼓号队多次参加公益演出,曾在国家陶瓷科技园奠基仪式及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华敏楼”落成仪式中有出色的表演,获得了主办单位的交口称赞,在2004年市鼓号队比赛中荣获二等奖。 每年都有许多学生捷报频传,分获省市奖项。如2004年,郑遥同学在全省少年羽毛球比赛中获第一名。在2006年江西省第五届中小学生电脑作品制作比赛中,我校选派参加的学生杨麒麟、汪裕洲、张宇、胡晨希分获二、三名的佳绩。2006年,我校被省体委授予全省少年足球训练基地称号,通过一年多对队员们的刻苦训练,方芸、方亮、朱啸宇三名队员通过层层选拔,已被省少年足球集训队录选。今年二十三名学生在市少儿围棋赛中不负众望,分获一、二、三等奖,其中万源琳同学在全省少儿围棋比赛中获女子组第一名,并被评为国家二级运动员,李子钰、曾好在市遥控飞机比赛中双双获得一等奖。校拉丁舞队成绩喜人,在今年的省“勇卓”杯拉丁舞大赛中荣获集体舞一等奖,吴慧婷、鄢子旋在市“谦辉”杯拉丁舞赛中获女子双人舞一等奖,吴慧婷在六省一市的“贝蒂”杯少儿拉丁舞赛中一举夺魁,摘取了拉丁舞独舞的桂冠。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也推动了我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三、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努力形成教育合力。

1、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学校开办了家长学校,订阅了《家长学校教材》,分发到每个家长的手中。经常邀请市家长函授学校的老师来校推广科学的教育方法:如何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家长如何注重自身良好的修养,如何教育孩子的方法……学校还设置了咨询点,帮助解决家长在教育子女,与子女沟通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还通过开展家教论文评比、评选表彰优秀家长、开展“家长开放日”等活动,提高了家长学校的办学实效,使学生家长在相互交流、学习中共同提高,共同进步,更好地与学校形成合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开办家长学校取得了家庭教育的良好效果,去年我校被市教育局授予家庭教育“十佳”学校的光荣称号。

2、建立多种渠道,密切家校联系。

(1)设置家访记录本。学校规定班主任每学年走访30%的学生家庭,便于家长、老师互相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学校给每位班主任配备了专门的家访记录本,要求将每次家访情况详细记录在册,学期末学校审核各班的家访记录,并将此纳入班主任工作考核中。为加强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对各班列入转化计划的后进生,学校对家校联系次数作了硬性规定,每学期家访不少于6次,并要求将联系内容详细记录。

(2)设立各类信箱。为使家长能对学校各方面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反映学校教育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学校设立了“校长信箱”、“家长意见箱”、“师德师风举报箱”,对家长的建议、意见、呼声,学校都认真研究解决并及时与家长交流、沟通。如在去年学校 “师德标兵”评选中,为让广大家长参与评选活动,学校在校门口设立“家长评议箱”,全校90%的家长参与了投票,使“标兵”评选结果可信度大大提高。

(3)开通网上家长学校频道。学校在校园网上开设了家长学校频道,及时将“优秀家长”、“优秀家教论文”征评、获奖的信息及时进行发布,便于家长及时了解信息,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共同教育好下一代。

四、充分发挥社会教育的辐射性作用,将学校教育的外延扩大到社会。

1、加强与社区的互助。

学校处于社区之中,社区的良好育人环境有利于学校对学生实施全程管理和全程教育,社区则可以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服务社区,促进社区的两个文明建设。近年来,学校与社区共同合作,积极开展了各项活动,包括组织学生开展敬老活动,去军烈属、五保户家慰问老人;走出校门,清扫和擦洗道路、护栏,到社区拾捡垃圾;开展“社区教育”研讨会;举办 “老少同乐”文艺联欢等等,这些活动陆续在电视台有关栏目中播出,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活动的开展既增加了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拓宽了对学生思想教育的路子,又回报了社会,共创文明社区环境。

2、警、校挂钩,共建文明学校。

我校建立了警、校挂钩制度,聘请了派出所干警为我校法制副校长,定期进行安全、交通、法制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共同担负起创建校内外良好育人环境的责任。在2006年《瓷都家教杯》全市中小学交通安全知识总决赛中,我校取得了第一名的佳绩并获得优秀组织奖。2005年5月经市关工委牵线、搭桥,我校和市珠山消防中队联合成立了消防少年军校和少年防火志愿队。军校成立以来,一直受到市关工委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帮助,特别是市关工委王忠起同志(校外辅导员),他不辞辛劳,不顾风霜雨雪、严寒酷暑,经常来到我校指导军校学员的军事化训练和各类活动,任劳任怨,不图回报,为我校军校建设倾注了心血。军校相继开展了一系列的国防知识、消防知识的宣传教育、军事训练和火场逃生演习。学生们在活动中热情高涨,军训时不怕苦和累,意志得到了磨练。两年多来,军校共培训学员240多人,在全市首届军校学员会操比赛中荣获了一等奖,由于成绩突出,学校还被授予市“红领巾森林防火宣传”先进学校。在去年的119宣传活动周中,学校积极组织军校学员与市第二小学的军校学员联合举行了一次以“关注安全、关爱生命”为主题的119宣传活动。通过两校学员会操风采展示,119消防知识竞赛及观看消防战士接水梯、爬竿、灭火表演等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消防知识,而且进一步增进了两校学员之间的友谊。市电视台“少儿大舞台”栏目对这一活动进行了全程报道,节目播出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称赞。学校也连续八次被评为全市文明单位。

3、创办“小记者”站,让学生走出校园,接触社会,感悟生活。

学校先后成立了“中国小记者选拔培训基地”和“瓷都晚报实验小学小记者站”,由学校教师担任辅导员,经常带领小记者们去活动现场采风。曾先后采访了市长、省教育厅副厅长、市特警大队以及社会名界人士。小记者们热情高涨,乐于观察,善于抓住身边的小事,小记者站自成立两年多来,共发表500多篇稿件。去年瓷都晚报“十佳小记者”评选中,卻鼎昌、胡晨曦同学荣幸当选,卻鼎昌同学还名列榜首。采风活动为学生搭建了一个体验社会的大舞台,家长们更是拍手称赞。

4、手拉手,心连心,架起互帮互助的友谊桥梁。

学校先后组织与都昌县“三叉港中心小学”及浮梁县“江村中心学校”结对子活动。经常组织教师送课下乡,与山区学校进行教学交流,“手拉手”活动中,全校师生积极踊跃捐款、捐物,每逢“六一”还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联谊活动。有32位同学还主动与对方学校贫困学生结成了“一帮一”互助的对子,他们互相交流、谈心、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一活动被市电视台制成了专题节目进行了跟踪报道。通过一系列“手拉手”活动的开展,使大家切身体验到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特别是家庭宽裕的少先队员也受到了生活困难的小伙伴吃苦耐劳、刻苦学习精神的感染,他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去年11月2日下午华东地区教育系统关工委协作会设在我校隆重召开,在教育局温昭铨副书记的陪同下,华东地区教育系统关工委领导一席四十余人来到学校参会,到会的还有学校校外辅导员王忠起老同志,西路社区占主任及珠山区消防队熊教官。大会开始严飚校长对学校三结合教育工作进行了详细介绍,紧接着西路社区占主任将近年来学校与社区共建情况向在座来宾一一道来,关工委领导们对学校的三结合教育工作甚为满意。

总之,多年来,在上级有关部门及学生、家长、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在学校各部门和全体班主任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工作呈现出可喜的发展态势,曾多次受到上级主管部门表彰与奖励,但成绩只代表过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迎着时代的曙光,与时俱进、勇于实践、不断创新,把我校三结合教育工作推向更高的层次,聚学校、家庭、社会的合力,共同推动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以不辜负领导、家长和社会对我们的期望。

更多景德镇初中

关联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