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虹口区红旗小学
公办
联系电话:021-65176207
学校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文治路101号
虹口区红旗小学简介
虹口区红旗小学座落在江湾镇文治路上,与镇政府和上海打字机厂为邻培训中心占地10.68亩,现有校舍4051平方米,培训中心教学设施较为完善。目前有25个班级,1185名学生,69位教工。民国十四年(1925年)起设有附幼,多时期有4个幼儿班。1989年暑因小学生入学高峰来临,附幼才并入他园。
本校当地人习称虬江小学,追溯到明嘉靖十五年间(1536年)名曰:曲江小学(系义塾,又称乡学),就镇中保宁寺旁改置校舍12楹(间),由嘉定知事李资坤创办,距今已有455年历史。当时,小学为启蒙识字的义垫,它与书院相辅(书院为秀才,举人论文场所)。我校有老先生三人任教(姓为王、范,施)学生年令差参不一,约一二十名。教学内容为‘四书’“五经”。无教学计划,以识字背诵为手段,以作文应试为目的。有了义塾,镇上识字者多了,文化水平也随之提高。如:学生施风仪等人,先后考上举人、进士。虬江小学创办入严沐澧也获举光绪十五年补诸生。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倭寇入侵、焚烧江湾镇、培训中心遭破坏,曾几兴几废。清雍正三年(1725年)宝山县由嘉定分治建县,培训中心归宝山县学署接管,经费来源于学田房租。同治七年(1868年)又复设义垫于保宁寺东边厢房崇善堂,经费由县捐廉支给。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吴淞镇辟为商埠经济日趋繁荣,教育事业逐渐发达。提倡新学。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政府开始注重教育改良,通令各县整顿义塾,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培训中心制度颁行,义塾停办。本镇补诸生严沐澧(字文迁)筹款6500元,就镇中保宁寺后侧松风古院修建新校舍,定名为虬江两等小学堂。但鸠工未竟而病殁,由严近高任校长。那时起废读经书,开设国文、算术、历史,地理,博物(自然)等学科。民国二年八月(1913年)依据县议会决定高等部由县接办改名为“县立第三高等小培训中心”,初等部由乡接管,称“乡立虬江国民培训中心”。民国十三年(1924年)实行新学制将乡立虬江国民培训中心并入,改为公立第三小培训中心。民国十七年(1928年)江湾划归上海特别市,我校改名为虬江小学。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旧校舍已成危房乃迁往原中国公学文治路101号(现校址)。从创办至今曾易名十余次,(见校名更易表),1978年培训中心定名为红旗小学。 我校历经明,清,民国、汪伪,等历史时期,新中国诞生后又经几十年,可谓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岁月中,培训中心屡遭劫难,历尽沧桑,除前述倭寇之祸外,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英军从吴淞到上海,路经江湾骚扰。同治六年(1862年)清军、太平军作战,民国初期军阀混战以及1932年“一·二八”,1937年“八·一三”抗日战争等影响,培训中心教学多次被迫中断。但在热心人士努力下,仍弦歌不辍坚持至今。培训中心隶属变化亦大。原属江苏省嘉定县,后属宝山县。1923年隶属上海特别市。解放后属江湾区,1956年江湾,大场,吴淞三区合并属北郊区。1958年再回宝山县,直至1984年9月划归上海市虹口区。
自建校以来,一直为教育领导所重视。从历次校名更易看,多次命名为县、区中心小学。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1953年就列为上海市重点小学之一,加强培训中心基本建设添置教学设备,扩建校舍,修建操场,新建儿童游泳池等,办学条件。并着手师资队伍建设,充实软学骨干重视培养青年新秀。培训中心担负着中心校示范,辅导任务。五十年代初,培训中心贯彻毛提出的“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三好培养,积极试行新教材、探索新的教育方法,总结推广教育教学经验为教学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党工作重点转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党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我校也和全党全国一样,迎来了教育发展的春天。培训中心遵照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要求,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开展各科教改活动。每年均有向外省市,区、、县公开教学,学区观摩,现场参观等各项任务。年年为高一级培训中心输送发展的学生,学生中涌现了许多“小能人”,“小科迷”、“小书法家”和游泳的小幼苗。在此期间,从校容校貌的美化,教学设备添置到师资队伍建设,学生人数增加,教学质量提高,都有显著的进展。这十年是发展快的十年,也是我校发展快的十年。至今,我校仍为上海市之一。市区内外有较高声誉。不少求学者慕名而来,许多家长以送子女入红旗为:荣,能获取红旗教师培育为乐,毕业生遍布全国。 曲江小学,是江湾镇有史以来所义塾。校舍于1536年动工,次年落成,学生虽少。可在当时是了不起的事,开学典礼时,镇上知名人士均来参加,盛况空前。
1906年,虬江学堂创办时,有学生113名。1936年迁往文治路时有14个班级,718名学生。1958年发展到24个班级1243名学生。现今扩展到25个班级,学生’1185名,为江湾地区播下文化种子,为造就强国富民人才,为提高民众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五十年代至今,经历任校长呕心沥血精心治校,几代教师兢兢业业辛勤耕耘,致使我校桃李芬芳,硕果累累。荣获全国先进集体(校办厂),全国红旗大队(少先队),市教育战线先进集体,市科技先进集体,市校外辅导员集体,区局文明培训中心等光荣称号,培训中心少先队辅导队伍曾三次被评为上海市新长征突击队,1981年被团县委赞为“全县辅导员的楷模’,1990年被团市委誉为“真正的红旗大队”;特级教师,劳动模范,全国班主任,上海市届园丁奖一等奖获得者,均在红旗这块肥沃的土壤上萌芽结果。